普洱茶、咖、阅读三融合构建书香文化强市
栏目:茶叶文化 发布时间:2025-09-25 23:32:30

  本网讯(尹娇娇)茶藏古今、道通天下,普洱是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的“世界茶源”。从镇沅2700多年的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王、到澜沧1700多年的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再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有效巩固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种茶、制茶及饮茶领域的源头地位和主体地位。到202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11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5.9万吨,有机茶园面积达到67.2万亩,有机认证企业302家,有机认证产品826个,“绿色、生态、有机”成为普洱茶的代名词。

  同时,普洱又是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咖啡之都”,是全国最大的咖啡主产区。国家咖啡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落户普洱,普洱热校和普洱学院获批开设咖啡本科专业,377个特色咖啡空间与20个精品咖啡庄园星罗密布,每年向全国各地输出万名“普洱咖啡师”,吸引星巴克、雀巢、瑞幸和正大等国际国内咖啡巨头和知名企业落子布局普洱,以思茅南岛河、大开河、曼歇坝为重点的“中国咖谷”正在破茧成蝶,稻田咖啡、大象咖啡、邮局咖啡等新业态全面激活,咖旅融合成为普洱旅游新潮流。

  走进普洱,你可以来一场精神与味蕾交织、古典与时尚交融的“双重旅行”,畅享“左手咖啡右手茶”的“双重惬意”。近年来,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阅读平台建设、丰富阅读活动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推动全民阅读常态长效广泛开展,持续深化“阅读之城”创建。普洱市共有1个市级公共图书馆及10个县级公共图书馆,现有普通文献馆藏数为120余万册;建有993个农家书屋,累计藏书100余万册;现有实体书店186家。2024年以来,普洱市围绕党员干部、青少年、农民群众、特殊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对象,充分发挥教体、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系统优势作用,开展对象化分众化阅读活动,持续深化“阅读之城”创建。为推动“阅读之城”创建深化发展,推动全民阅读常态长效广泛开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助力文化强市建设,根据《普洱市委宣传部关于印发〈普洱市2024年全民阅读活动总体方案〉的通知》(〔2024〕-153)文件精神,普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在普洱市思茅区内打造了5家茶咖主题书店。

  开展阅读活动,面向小朋友和成年人,旨在将咖啡与书籍文化结合,营造静心阅读的氛围。通过举办青年夜校、旧书换咖啡、推荐书留言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

  顾客可携带书籍到店参与“旧书换咖啡”活动,并在推荐书中写下阅读体验和推荐理由,形成互动分享机制。这一模式增强了顾客对书店文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店内设有专门的阅读区域,家长可在周末带孩子前来,家长喝咖啡,孩子看书或做作业,形成了稳定的亲子共读场景。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门店推出不含的儿童饮品菜单,并提供手工甜品,产品组合兼顾了成人与儿童的消费需求。店内定期举办非遗扎染、木刻、阅读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获奖儿童可获得纪念礼品。成人则参与咖啡沙龙,进行读书交流,丰富了文化体验形式。同时也有较多散客和游客到访。暑期游客数量较多,地理位置便利且品牌形象独特,吸引流动客流。

  截至2024年底5家茶咖主题书店全部投入运营,集茶文化、咖啡文化、阅读空间、研学基地于一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阅读、文化交流的理想场所,在文化传播、品牌建设、活动举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