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国庆53场「文化盛宴」从传统非遗到现代艺术解锁你的文艺假期!
栏目:茶具知识 发布时间:2025-10-02 10:30:35

  (10月1日):本次演出将带来大合唱、诗朗诵、舞蹈等精彩节目,以多样形式抒发对祖国的热爱,诚邀共赏,同贺华诞。

  国庆主题社教活动(10月1日):为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强国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馆内举办爱国主题托盘画手工活动。通过创意手工艺制作,将普通托盘转化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品,展现青少年的个性与想象力。

  传“城”者研学活动(10月3日):“传‘城’者”研学活动依托馆藏11000余件文物,精选30余组重要文物与80多个知识点,以编年体玩具书的形式呈现。该书采用手账设计,配活页、甲胄封面及随行笔,通过时间明线系统梳理长城修建史,结合空间隐线沿展陈动线解析长城的建筑、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虎鎣錾刻社教活动(10月5日):活动围绕“虎鎣:新时代新命运”特展,聚焦虎鎣錾刻画,通过讲解虎蓥历史与錾刻工艺,引导青少年赏析纹饰并亲手体验錾刻画创作,沉浸式感受古代青铜文化魅力,让历史在手中鲜活起来。

  长城明月承非遗-中秋主题活动(10月6日):活动依托博物馆空间,融合非遗展演、技艺体验、市集消费等多元形式,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长城文化与中秋民俗体验。

  中秋品茶诗歌朗诵会(10月6日):活动现场由专业茶艺师讲解茶叶冲泡技巧、茶具文化等知识,演示传统茶艺流程。随后由朗诵爱好者演绎中秋、国庆主题诗篇,共同呈现一场融合茶香与诗韵的文化体验。

  甲胄护家国社教活动(10月7日):活动将介绍历代甲胄兵器的发展历程,解读不同朝代甲胄的形制、工艺与军事意义,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家国情怀。参与者还可在甲胄模型拼搭环节动手实践,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为展现中秋佳节的文化魅力,秦皇岛博物馆在二楼非遗工坊旁、三楼公共空间设置了中秋主题游戏区,观众可在此轻松嬉戏,体验传统文化的活泼面貌,感受月华圆满、人间团聚的温情与喜乐。

  本次活动为沉浸式舞台剧,演出将以文物活化、历史传说为主题,呈现青铜礼器、唐代宫宴、大秦军阵等场景,打造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丝竹声声,月色盈盈。活动以传统乐器演绎经典曲目,采用分时段演出形式,观众可随到随赏,体验月夜下的音乐浪漫。

  穿越千年,大秦之声再度响起。秦博以兵马俑为灵感,通过互动环节,为庄严的历史增添一抹奇幻色彩。

  地点:秦皇岛博物馆碣石驻跸 海岳秦风——秦与秦的三十六郡之辽西郡文物特展展厅入口处

  当一袭水袖拂过月光,当几句唱词道尽悲欢,一个由声腔与故事织就的华梦就此展开。愿与君共坐,闻声入戏,在袅袅余音度一个有情有韵的中秋良夜。

  月饼,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团圆与美好的祈愿,这个中秋,秦皇岛博物馆诚挚邀请百名观众,将博物馆的文化元素揉进馅料、印于饼皮,感受节日的韵味与文化的传承。

  动以中秋茶会为主题,参与者可观赏专业茶艺表演,品尝秦博特色槐花红茶,在茶香话团圆,体验传统节俗与东方雅韵。

  “遇见艺术”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小海燕评剧团走进秦皇岛博物馆,以戏曲综艺的形式与市民共度中秋佳节。

  展览呈现约30幅秦皇岛本土风光写生画作。艺术家以水墨技法描绘苍山碧海、小桥人家,展现地域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为观者带来视觉盛宴。

  2025歌舞团惠民演出季“遇见艺术”(10月1日):活动以馆内玻璃展品与独特建筑为背景,由歌舞团呈现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光影歌舞表演,引领观众共赏中秋盛景。

  《流光溢彩》烧箔画体验(10月1日):烧箔画被誉为中国金属工艺中的瑰宝,起源可追溯到唐代。体验者将在此了解烧箔画的历史与工艺,并亲手制作一幅精美的国庆主题作品。

  《我从敦煌来》敦煌壁画体验(10月2日):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宝库。体验课中,将介绍敦煌石窟的历史,了解壁画的故事,为体验者打开了解敦煌石窟的一扇小窗,并亲手绘制一块敦煌题材的壁画。

  《花笺纸韵》宋代砑花笺体验(10月3日):活动以传统花笺纸为主题,参与者将了解其文化历史与纹饰演变,并亲手体验古法笺纸制作工艺,感受古代文人的雅趣与审美意境。

  《文明之母》活字印刷术体验(10月4日):活字印刷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体验课将演示古老的活字印刷工艺,讲述其背后的历史与故事,让参与者亲身操作,深刻领悟古人的智慧。

  《拓古墨金》瓦当拓印体验(10月5日):瓦当,是中国古建筑上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瑰宝。本活动将带观众深入了解中国古建筑瓦当的深厚文化:聆听其历史故事,体验古老的拓印技艺,亲手制作拓片,感受远去文明的不朽魅力。

  《寻常之物的不寻常之处》团扇制作体验(10月6日):活动以传统团扇为主题,参与者将了解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寓意,并亲手体验制作工艺,创作蕴含个人祝福的团扇作品。

  《书医》古籍修复(10月7日):古籍修复是连接古今文明的桥梁,其核心意义体现在文化传承、历史信息保存、学术研究支撑和文物保护创新四个维度。古籍修复通过复原历史文献,完整保留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本次体验将简要讲解其历史,参与者还可亲手修复一页百年古书页。

  《中国古代装订形式的演变》古法装祯体验(10月8日):活动由老师讲述“书”自身的演变过程和历史,指导参与者亲手制作一本独具魅力的线装花草书,收获一份独一无二的的专属记忆。

  本次活动以中秋佳节为主题,并以此庆祝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我们通过古典舞蹈、红歌演唱、器乐合奏等形式,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引发深切共鸣。

  表演:市玻璃博物馆红领巾志愿者讲解员(秦子昂 许晟墨 孙宏睿 殷浩宸 蔡欣彤)

  双节手作记・我的迷你(10月1日):本次活动内容为主题黏土挂件手工制作。参与者将学习的建筑特色与历史,并使用多彩黏土亲手塑造城楼、红旗等标志性元素,最终完成可随身携带的创意挂件。

  双节手作记・扎染里的蓝色韵(10月2日):本次活动内容为非遗扎染技艺体验。参与者将学习扎染历史与技法,并亲手通过线绳捆扎、浸染等步骤制作手帕或布袋,每件作品均会形成独一无二的图案。

  双节手作记・会发光的草纸灯(10月6日):活动以环保草纸为主要材料,通过裁剪、折叠、粘贴等步骤搭建宫灯框架,再搭配彩纸、流苏等装饰点缀。一盏盏兼具节日氛围与传统文化韵味的草纸宫灯将在参与者手中诞生,为国庆佳节增添温馨气息。

  全国巡展首次登陆西港营地,带你探索神奇的喵星乐园,一同领略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充满童真风格的明斯克城市景观,尽情享受这场奇幻之旅。

  展览呈现艺术家胡尹萍的“胡小芳”计划。它通过毛线针织这一媒介,创造了一个连接艺术、劳动与日常的社会实验场,引导公众重新审视既定的价值体系与生产逻辑。

  展览推出四个艺术家个展,包括三位艺术家的中国首展:德国艺术家大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F系列”绘画;张月薇基于“蝴蝶地图”的创作;阿尔及利亚艺术家马西尼萨·塞尔马尼的多媒介作品;以及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家朱迪·沃森近年的大型绘画与影像。

  “遇见艺术”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走秦皇岛市园博园,以声乐、器乐、舞蹈等形式与市民及游客共度国庆。

  在打卡拍照的同时,体验古风的浓厚氛围,共享文化盛宴。着一袭汉服,循着古画,感受千年文化的魅力。拿起相机,记录每一个美丽瞬间,用镜头捕捉汉服的飘逸与优雅,让每一张照片都充满故事。与亲朋好友一起,在月光的见证下,留下难忘的中秋记忆。让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四大主题工坊(传统非遗、创意手作、智趣奇想、科创探索)带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碰撞。

  双节来临,营地设置诗词对对碰、冰月糕点屋、古风运动会等活动,让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惊喜与创意,感受真实之美在生活中自然流动。

  双节奇趣,4天3夜沉浸式体验!中秋团圆文化与爱国教育的碰撞在多元探索中收获成长,留下难忘的童年记忆!

  国庆节期间,组织皮影戏、地秧歌、昌黎民歌、电声乐队等活动,进入葡萄小镇驻场演出,计划演出6—8场。

  汇聚了来自中新两国27位艺术家的近百幅作品,涵盖了新西兰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绘画、中国经典艺术绘画等多类风格。参观者可以在葡萄藤架下品鉴红酒、欣赏画作,在绿荫下参与艺术沙龙等。

  该活动是我市美术家协会多年培育的品牌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展览包括各类画种120幅左右,是近三年来全市青年美术创作的一次检阅和人才挖掘与发现。

  该活动是秦皇岛市朗诵协会成立以来的品牌活动,每年中秋都会以不同形式策划举办。今年与胜境里社群平台艺术·生活家结对联合,在中央胜境艺术体验中心温馨开启。